文明的牺牲随着一束鲜花、一张弓、片刻的沉默和长久的沉思逐渐进入人们的心中。
4月2日,记者在该市龙华公墓墓区发现,烧纸钱、燃放鞭炮等传统祭祀方式正逐渐被鲜花、电子礼炮等文明祭祀方式所取代。
这些低碳环保的绿色祭祀仪式逐渐将传统的清明节回归“纯洁”和“文明”。
鲜花取代传统祭祀4月2日上午9: 00,武威县张斌一家早早来到龙华公墓墓区扫墓。
张斌告诉记者:“在过去的几年里,人们常常烧香和纸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敬意。他们一扫坟墓,头发和衣服就被灰烬覆盖。
现在想想,这既不文明也不污染环境。
选择美丽无污染的花是多么好啊。
然而,既然对文明的崇拜已经深入人心,这种做法应该继续下去。
”说着他将一束精致优雅的白菊花放在石碑前,寄托对亲人的悲痛。
没有响亮的鞭炮,没有黑烟燃烧纸币。
记者在龙华公墓看到,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献上一束鲜花,清扫墓前的灰尘,说出真相,放弃燃放烟花和烧纸钱的旧习俗,来表达他们对祖先的怀念。
过去,墓地附近道路两旁卖纸币和纸祭的摊点非常繁荣,开始陆续卖花。
“花换纸钱”、“烟花换炮”、“云祭扫”等创新文明祭扫方式不断推出。人们在崇拜和清扫方面有更合理的选择。社会上形成了清洁文明的绿色崇扫氛围,清明节越来越明朗。
据悉,龙华公墓已经开展“纸钱花”活动4年了。正是因为文化祭祀逐渐进入了人们的心中,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鲜花和其他形式的祭祀来表达对死者的敬意。
“现在观念已经改变了。花和悲伤一样,比烧纸钱更安全。
记者在龙华公墓墓区的“花换纸钱”集散地看到,许多市民前来参加鲜花交换活动。
“参加仪式的公民人数逐年增加。今年我们准备了2000朵花,是去年的两倍。它们都是公民以文明的方式崇拜的。
”一名工作人员说道。
生态埋葬为后代留下青山绿水。死者的骨灰被埋在绿树和红花下,而不是建造坟墓或墓碑。
记者在龙华公墓看到,早春时节,河里的一切都复活了,一片片五针松、樟树、松柏和各种各样的花在微风中摇曳。
生态埋葬也称为“绿色埋葬”,它可以是一种新的埋葬方式,即树葬、花坛葬、河葬、海葬…让死者的骨灰伴随鲜花,依靠树木,与河水或土壤融为一体。
据市民政局社会事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树葬、花葬等生态葬不仅占地少,而且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。
一方面,“以树代墓”的思想满足了中国人在地下埋藏几千年的思想。绿色植物蕴含着延长生命的意义。
另一方面,树木和花朵在坟墓中生长,为后代留下绿色的山和绿色的水。
与传统葬法相比,花葬、树葬等生态葬逐渐被公众所接受。
近年来,在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导下,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,新的土地保护生态习俗和不断变化的习俗已经成为殡葬活动的主流。
龙华公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,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实施绿色生态安葬方式。
自2011年12月30日首次举行树葬仪式以来,已有572名死者在龙华公墓生态埋葬区的花草树木中休息。